简介
融合 PCR 是通过 PCR 的方法,将两段 DNA 序列连接到一起,处于相邻位置。一般来说, 融合 PCR 设计的引物序列的 5』端和 3'端各包含一段待融合的模板序列,这条引物相当于衔接头,将两段 DNA 序列连接到一起。融合 PCR 技术最常用于全长序列的拼接,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,逐步应用于基因的破坏、基因的标记、序列缺失、两种基因的融合等领域。
原理
融合 PCR 实验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上游引物的 5』端添加一段帽子序列,这 段帽子序列与靶 1 序列同源;而此引物的 3』端序列与靶 2 序列同源。这样,在第一个 PCR 反应中,以靶 2 序列为模板,使靶 2 序列得到扩增,而 扩增产物均携带与靶 1 序列同源或互补的序列。然后,以这样的扩增产物为引物,在第二个 PCR 反应中,以靶 1 序列为模板,使靶 1 序列得到扩增。这样得到的产物既含有靶 1 序列,又含有靶 2 序列,成为一段长片段的融合序列(见图 10-5)
操作方法
融合 PCR 实验
简介
融合 PCR 是通过 PCR 的方法,将两段 DNA 序列连接到一起,处于相邻位置。一般来说, 融合 PCR 设计的引物序列的 5』端和 3'端各包含一段待融合的模板序列,这条引物相当于衔接头,将两段 DNA 序列连接到一起。融合 PCR 技术最常用于全长序列的拼接,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,逐步应用于基因的破坏、基因的标记、序列缺失、两种基因的融合等领域。
原理
融合 PCR 实验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上游引物的 5』端添加一段帽子序列,这 段帽子序列与靶 1 序列同源;而此引物的 3』端序列与靶 2 序列同源。这样,在第一个 PCR 反应中,以靶 2 序列为模板,使靶 2 序列得到扩增,而 扩增产物均携带与靶 1 序列同源或互补的序列。然后,以这样的扩增产物为引物,在第二个 PCR 反应中,以靶 1 序列为模板,使靶 1 序列得到扩增。这样得到的产物既含有靶 1 序列,又含有靶 2 序列,成为一段长片段的融合序列(见图 10-5)
材料与仪器
器材:
PCR 仪、电泳仪等。
步骤
融合 PCR 实验的基本过程可分为如下几步,应用于基因插入的融合 PCR 的具体操作步骤,融合 PCR 过程如图 10-6 所示:
A 用标准的 PCR 方法,进行 3 个独立的 PCR 反应
PCR 反应 1:获得一个标签序列:采用引物 tag-F 和 Wg-R。
PCR 反应 2:获得目的基因起始密码子 ATG 的上游序列,约 500 bp, 采用的引物为 up-F 和 up-R, 其中 up-R 含 24 bp 的序列与标签序列的 5』互补。
PCR 反应 3:获得目的基因起始密码子 ATG 及其下游序列,约 500bp, 釆用的引物为 do-F 和 do-R, 其中 do_F 含 24 bp 序列与标签序列的 3』互补。
B 融合 PCR 反应
反应体系:3 种 PCR 产物按照大致相同的摩尔比混合(PCR 产物最好先分别纯化),总量约 100 ng, 然后配成 50μL 的反应体系,包括 5 μL 含 MgSO4 的 Pwo 聚合酶缓冲液、各 0. 2 mmol/L 的 dNTP, 补加去离子水至 49 μL, 将此反应体系加热到 94 °C 后,补加 1 μL Pwo 聚合酶(Roche)。
反应条件:94 ℃ 30 s-55 ℃ 1 min-72 ℃ 3.5 min, 共进行 5 个循环。目的是使 3 种 PCR 产物互补延伸,最终形成全长的融合 PCR 产物。
C 融合 PCR 产物的进一步扩增
上面的 5 个循环做完以后,反应体系加热到 94℃, 另加入 50 μL 反应溶液(5 μL 含 MgSO4 的 Fwo 聚合酶缓冲液,各 0.2 mmol/L 的 dNTP, 1 μL Pwo 聚合酶,以及 5』和 3』端最末端的引物 up- F 和 dbR, 去离子水补足额定体积)o 以 94℃ 30 s—55 ℃ 1 min—72 ℃ 3.5 min 为 PCR 反应条件,共进行 25 个循环。
得到的融合 PCR 产物包含起始密码子 ATG 上游 500bp 的序列,标签序列,以及起始密码子 ATG 及其下游 500 bp 的序列。
注意事项
1 同源互补区域的长度 由于融合 PCR 主要是利用两个片段 3』端的互补序列进行融合,所以待融合的片段越长,完整的融合产物的量越少。有时扩增产物在凝胶电泳中难以检测。但将待融合的两个片段之间的同 源互补区延长是增加融合物产量的一个好办法。如图 10-12 中操作流程(b)所示容易获得高产量,而操作流程(a)得到的产物量少卬七范宝昌等为了获得登革 2 型病毒的全长 cDNA 分子,将 5』半分子和 3'半分子的互补序列长度增加到 1.6kb, 保证了半分子退火后的正确匹配和中间体的稳定


暂无评论内容